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干部工作压力研究

作者:赵蕊,姚祎,张杰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4-10-30 17:37:20

1 前言

乡村振兴是国家和平崛起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振兴农村、振兴农业、致富农民,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

“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的工作任务繁重,既要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乡村,既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既要做好群众管理服务,又要建设廉政文化,同时还要汇报乡村振兴成果。如果把乡村振兴比喻成“一盘棋局”的话,村干部就是其中的“一枚棋子”,不过这枚棋子很重要,压力很大。

各地农村村委会、村党支部组织架构基本相同,一般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村干部人数普遍较少,文化层次偏低,不同职务的村干部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作为“双一把手”,有较高决策权、话语权。大学生村官占比小,资历浅,一般担任“集体决策”执行人。总体而言,目前村干部工作压力过大,需要具体分析,积极松绑、减负、降压,为其干事创业创造条件。

2 当前农村基层村干部工作压力概述

虽然村委会属于群众性组织,不属于国家政府机关,但是在村民和基层政府看来,村干部是“官”,拥有“很大权力”。工作压力按照来源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村委”外部压力,包括县乡基层政府和村民,二是“村委”内部压力(干部之间),三是个人能力素质的欠缺。相关村干部工作压力主要体现,可以阐述如下。

2.1 工作责任压力

各地“村委”需要处理的事务都比较多,包括村务管理、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村民矛盾调解等,要求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一般来说,圆满完成这些工作,应该配齐村干部编制,但当前农村干部人数少,农村人才正在大量流失。许多地方“留守”村干部能力不足,但是还“身兼数职”。很多农村“村委”只能勉强维持农村社会运行,很难作出大成就、大作为。

“村委”作为基层群众组织,不仅人数少,而且职责不明,主次和边界不清。当前村干部除“日理万机”——处理日常村务外,还要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催促、检查,有形的、无形的压力严重超出村民想象。许多政府部门或单位认为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会经常下达各种任务和考核目标,要求村干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未按照要求完成就问责、追责。这种情况下,村干部多被“牵着鼻子走”,难以自主干事创业,不仅负担重,劳动强度大,且群众不满意,常有压力感,少有成就感。

2.2 工作环境压力

虽然近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三农”面貌日新月异,但是仍然存在落后农村地区,缺乏资金和资源,乡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现代化办公条件,村干部在工作时面临更大困难。有些贫困地区村干部没有电脑、打印机、互联网等,工作效率低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处理村务。

在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村干部需要组织村民抗灾自救,保障村民基本生活。在一些多民族聚居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村干部与村民沟通和协调的难度和压力都很大。有些社区关系复杂,家族之间存在矛盾,村干部需花费时间处理这些关系。有些地区女干部工作中还面临性别歧视和偏见,这使得女干部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村干部需要处理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工作事务,常常牺牲个人和家庭的休息时间,影响了家庭生活和个人健康。即便如此,村干部的工资收入还偏低,一般不高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虽然近年村干部收入有所提高,但相对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劳动付出与其收入仍不能成比例。相对于城市工作,村干部的发展空间较小,年轻人对担任村干部多数望而却步。

2.3 能力提升压力

在农村基层,大多数村干部缺乏科学技术,难以为村民域提供专业服务和帮扶。一些村干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技能,难以应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在工作中需要花时间去提高能力素质,但年轻人不愿回乡担任村干部,使得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

由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村干部需要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目前农村村干部培训一般为基层政府部门如“县委组织部”或者“县农委”负责组织,乡镇政府配合遴选参加人名单,相关单位协商支付培训费。培训有时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领导发表讲话、专家指导讲解、单位交流经验,有时以“委托服务”形式——将培训内容委托某些单位,如“党校”、“高校”或培训机构,以“授课、研讨”等形式集中实施。

由于村干部普遍存在人手少、业务忙、经费缺问题,培训机会少,很多村干部无法及时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在处理村务时难以科学、合理、高效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在为数不多的干部培训中,相关单位制定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未经过调研、论证,村干部能力提升效果也不明显。

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素质,国家从2008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实施,村干部文化水平由“高中”向“大学”学历层次过度已成定局,但是总体来看,村干部学历教育受益人群还是相对较少,其他村干部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不少村干部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自费参加函授学历教育,系统地学习先进文化思想、科学技术。

2.4 群众期望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对村干部的期望越来越高,一是希望村干部能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另一发面希望能享有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如何让农民能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农”现代化,这些高期望给村干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由于资源、政策等原因,当前的村干部工作难以满足群众的期望。村干部工作要与各种人群打交道,包括村民、上级领导、企业家,这些人对村干部的期望各不相同,使得他们需要在各种利益之间平衡。有些地区村民对村务参与度较低,村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动员。少数地区村务公开不透明,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增加了村干部工作压力。

有些村干部在处理村务时,触动了部分村民的既得利益,容易受到威胁或侵害,村干部需要时刻预防这些威胁和侵害。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问题,村干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解决沟通问题。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相当复杂,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影响力,使得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认同度普遍较低。

2.5 政府考核压力

为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地方政府一般对村干部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村干部可能会面临职务调整、扣发工资等处罚,这使村干部承受着巨大的考核压力。县乡(镇)基层政府对村干部的考核本质上是一根指挥棒,对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影响极大。

考核村干部工作的主体是基层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对辖区村委会实行“分片负责制”,村干部需要定期向政府和“片区负责人或联系人”请示和汇报工作。这种制度设计优点是便于基层政府掌控农村,但是政府对村民自治干预过多,给村干部工作带来掣肘。

 村干部工作考核压力,还表现在部分地区“考核制度不合理”。有些地方村干部考核存在诸如“标准不科学”、“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一方面村干部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应对考核,并解释工作成果和价值。另一方面村民对于村干部工作缺乏反馈渠道,村干部难以了解工作效果和改进方向。有些村干部为达到考核标准,不得不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承诺和行为,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在一些地方,村干部工作要求非常高,超出了村干部的实际能力。

3  村干部工作压力分析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是村民眼里的“领导”。多年来,村干部作为农村管理人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乡村振兴历史进程中,村干部仍有重要作用,其工作压力需要科学分析。

3.1 内因——能力不足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论,村干部工作压力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村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就是其工作压力产生的内因。造成能力较低的原因并不复杂,首先是学历教育层次普遍较低,村干部多数为中学文化,缺少科学技术,能力素质缺少培养和锻炼。

造成村干部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务”却很繁忙,包括村务管理、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村民矛盾调解等,每项工作都需要科技文化,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已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推广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尤其必要。

提升村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除村干部本人要保持高度政治自觉、满腔的学习热忱。加强教育培训之外,还应逐渐改革和调整村干部遴选、奖惩机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村干部,尽力招商、引资、引智,要让村干部人才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3.2 外因——权责不清

村干部压力外因包括工作环境和体制机制,其中工作环境影响固然重要,但是工作体制机制是外因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多年来,各级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已经被明确下来,但目前很多地区的干部群众习惯性地将“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当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村干部与乡镇政府之间权责界限总被跨越,有的地方甚至从未区分。

由于村干部于基层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认识错误,责权界限模糊,直接后果是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事务干涉成为必然。村委会部分干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容易用“为上级政府服务”替代“为村民服务”,或产生“为政府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认识。这种认识很多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认识形成思维惯性以后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一旦政府某些官员在“征地、拆迁”等中损害了农民利益的时候,村干部就自然而然地站到人民对立面了,村民当然对其工作不满意。

村干部与乡镇政府干部尤其是“乡镇分管领导”之间权责没有界限,还会滋生了另一个怪像——镇政府将部分自身的工作任务交给村干部办理,导致村干部成为乡镇干部的“打工仔”。当前很多村干部除处理繁忙的村务之外,还要填写“填不完的表格”,提交“写不完”的汇报材料。在这些表格材料中,有很多是供上级政府制定政策作为参考依据使用的,需要县乡(镇)干部深入村委会、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调研考察才能完成的。如果数据造假或失真,后果将十分严重。

3.3 重要因素——考核、监督、选聘不科学

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有一条公认的权力定律:“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1]。 权力一旦失去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村干部具有一定权力,必须加强考核和监督,目前村委会的考核监督主要由乡镇基层政府组织实施,但是村干部的相关考核监督制度不科学,村干部由此产生了较大压力,甚至影响到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村干部考核、监督不科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监管不到位。有些地方对村干部管理监督不到位,述职评议、考察考核等难以落实,只要不是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基本上不受处分,村干部的行为很难规范。二是民主意识淡薄。有些村干部“考核领导组”习惯搞一言堂,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重大事项不向群众公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有的乡镇考核标准不科学,主观随意性强,乡镇领导在“考核领导组”中的权力比重过大,出现“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乱象。三是监督流于形式。有的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村里大姓家族之间,在长期共事过程中形成利益集团,相互依赖和照顾,考核监督仅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

考核和监督是乡村振兴中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指挥棒,如果指挥棒出了问题,乡村振兴就不可能顺利实现目标。虽然村干部连“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是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能小觑,对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村干部考核监督体系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只有如此,才能让村干部保持定力,安心带领村民干事创业。

与干部考核监督密切联系的是村干部选聘问题。乡村振兴需要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担任村干部,但目前农村人才匮乏,稍微有点专业技能和经济资本的人都去城市了。农村人口主要是老弱妇孺,剩下少量具有“农业情怀”和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在农村复杂的熟人社会及其利益角逐中,未必能竞选上村干部。村干部选聘成为一道坎,在相关制度科学化之前,所有村干部“尽人事、听天命”。

4  村干部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

村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村干部“内部”需要自我加压,“外部”则相反,需要降压减负。如何科学发挥好村干部作用,将其压力值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值得深究和把握。

4.1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出台多项惠农促农政策措施,村干部需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增强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村干部应该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乡村振兴战略最新政策,理解政策方针的重点和实质,要“真学、真信、真干”,要切实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三农”政策,维护好党的形象,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坚定不移跟党走,开创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4.2 精准定位,明确各单位责任、权利和义务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村民自己奋斗,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已成为不可能,必须由各级单位和政府机关制定科学政策,投入大量资金、科学技术、科技人才,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培育农村市场和新型经营主体等。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精准定位,村干部群体首先应该认识到肩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和使命,各单位理顺相互关系,防止个别单位越俎代庖。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政府和村干部反腐工作,维护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

4.3 勤勉实干,刻苦学习,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乡村振兴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需要实干家,特别需要村干部们发挥积极能动性。村干部只有勤勉务实出成绩,自觉改革创新、带头实干,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相反,如果不能自觉发挥积极主动性,被动应付政府号召和要求,被动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那么乡村振兴将举步维艰,很难取得实效,也不可能赢得民心和支持。

村干部需要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或者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努力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切实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学到真本领,具备“硬实力”,在其位谋其事,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唯有如此,村民满意度高,干群关系和谐,工作才会没有压力感。

4.4 完善机制,创新村干部考核、选任制度

当前的村干部考核、选聘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和标准,除“直接选举”形式外,环节、标准、内容等设置主要是参照基层县乡政府的相关制度。整个考核、选任的过程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既参照了政府相关考核、选举制度办法,但又未完全依照该制度办法,乡镇领导、分管领导及“村两委”负责人话语权较大,对村干部考核、选任等结果影响较大。农村是熟人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凡事讲关系的沉疴顽疾确实难以根治,但是这种局面如果不能从改变,乡村振兴要求的农村社会治理目标恐难实现。

5 结语

村干部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在乡村振兴历史浪潮中,其面临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各级政府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状况,从多个方面入手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通过提高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加强资源投入、优化政策措施、建立心理疏导机制以及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的综合施策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农村发展和群众福祉。

参考文献

[1] 寒江雪1001.用好农村干部,助推乡村振兴[EB/OL] ,

https://www.sohu.com/a/676002714_121105038

[2] 李也杨.以实干能干善干走好乡村振兴路[N],乡村干部报,2022-05-20

http://www.dxscg.com.cn/area/jx/202205/t20220520_7550674.shtml

[3] 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振兴村”试点的分析[J]. 叶林;雷俊华.理论与改革,2022(01)

[4]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内生活力的政策体系与治理机制研究[J]. 刘建生;邱俊柯.农村经济,2021(04)

 

课题基金号:1、安徽省202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xjy022);安徽省2022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jxjy016);安徽省教育厅20162018 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项目(szzgjh1-2-2018-1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