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武汉水域频频“听到”长江江豚声音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11-04 20:53:46

  

  随着“滋滋滋……”并不好听的一段一段脉冲信号出现,江豚研究人员和武汉渔政人员大为振奋,“是江豚,听到它们‘说话’啦!”11月2日,武汉新洲长江水域再次“听到”长江江豚发出的声音。

  近期以来,长江江豚频频在武汉新洲水域“发声”,而且频次比较密集。其中,10月31日下午,研究人员听到了7头江豚用脉冲信号在说悄悄话。这一切,都归功于武汉首套水下声呐系统。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新洲双柳的渔政码头趸船上布设了这套“阵列式水下实时声学监测仪”(阵列式水下声呐,水下听声仪)。

  

  9月14日,研究人员在安装水下声呐

  研究人员介绍,阵列式水下声呐,就是把多个水下声呐集合排布,可以更精确地记录江豚发出的声信号。

  一个半月以来,这套声呐系统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在新洲水域活动的江豚发出的“悄悄话”。研究人员据此判定,至少有一个10~15头的江豚种群已经将武汉新洲这片水域作为舒心的栖息地。“江豚重返江城”已是现实。

  11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王琼前往现场调研相关情况,她计划在明年的全国两会上继续为江豚发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介绍,长江江豚种群监测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其中,基于声光融合的长江江豚监测技术,布设水下声呐作为“侦察兵”,发现江豚行踪后,将信息传递给空中的无人机、岸边的“天眼(高空摄像机)”,它们高速拍摄高清画面并回传,用于科学考察和航行管理等方面。

  

  在长江新洲水域活动的江豚

  据透露,武汉市正在建立一套从水下到岸上、空中,再到网络空间的全套数字化“观豚”平台,更多人有望更加方便地“看见”江豚。

  梅志刚介绍,江豚的回声定位信号是超声波,是一串一串“嘀嗒”声,峰值频率超过100K赫兹。当它们探测到猎物,就会持续发声锁定,并调低脉冲间的间隔,通常是间隔小于10毫秒,有点类似嗡叫声。我们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极限是20K赫兹。所以,我们肯定不能直接听到江豚的悄悄话,只有借助专业设备录制和解析之后,才能“听到”江豚的悄悄话。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11/t20231103_22936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