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踔厉奋发谋发展 笃行不怠促振兴——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局面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2-08-08 22:29:11

  前黄镇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局面。截至目前,该镇前黄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后张村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一心一意谋发展,全过程助力产业兴旺。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旱田、水田有机交错”地方特色,加快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开发水稻、花生、胡萝卜示范片,持续推进三朱蛋鸡基地“一村一品”项目,助推乡村经济增长。截至目前,该基地惠及农户600多户,实现产值8000多万。二是壮大重点产业。以科教研创深度融合发展为引擎,依托福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泉港新材料高新园区,推进技术创新、搭建服务平台,构建以新材料、管材、金属制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培育高质量产业发展新业态。截至目前,该镇共有规上企业19家,限上企业9家,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87亿元,带动工业产值277亿元。三是做强现代产业。整合前黄村黄素石楼传统村落、后张村关刀石公园等资源,打造精品品牌旅游路线,辐射带动辖区批发零售、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效推进产业融合。2021年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创收1500万元。

  二、一以贯之优环境,全覆盖深化生态宜居。一是科学实施村庄规划。实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多规融合,探索自然、资源、城建、生态、文旅“多效合一”机制,主动对接和谋划氯碱片区、大学城片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问题。截至目前,该镇已整体推动城镇总规及3.76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设计,开展村庄规划编制3个,完成评审1个。二是全面推进环境整治。优化农村公厕布局,实行公厕“一户一档”,加快农村污水处理提升,实施镇域河道清淤全覆盖工程,持续绿化美化亮化村庄。截至目前,完成污水管道建设5.5公里,开展清淤项目26个、45.5公里,完成村庄绿化5.8亩,建档公厕12986户。三是创新实行智能考评。建立“智慧前黄”智能考评与巡查系统,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每日巡查、现场点评、现场整改,通过“智能化考评、网格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常态化巡查”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管理,累计整改环境问题6000多个,“美丽乡村”考评成绩连续6年稳居全区第一,后张村2021年连续两次在全市村居考评中获得第一。

  三、一鼓作气提精神,全动员培育乡风文明。一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以移风易俗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抓紧抓实乡风评议、文化惠民、婚丧礼俗改革等工作,着力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全力营造良好乡风。2021年来,共劝导喜事停办或延办58场,丧事简办18场,佛事不办49场。二是聚力打造文化阵地。高度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前黄文化广场、凤北孝廉文化公园、古县湿地公园等文化阵地,稳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该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辖区13个村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凤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列为省级示范点项目。三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编写村史村志,创建前黄村历史文化记忆馆,规划打造以黄素石楼为中心的传统村落,鼓励南音、北管、掌中木偶戏、罗家棍等非物质文化做好“传帮带”,凝聚乡村振兴强大精神力量。截至目前,共开展民间戏曲文化综合展演30场次,惠及群众5000多人次。

  四、一如既往强服务,全领域保障治理有效。一是夯实队伍建设根基。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深入挖掘农村实用型人才,统筹推进“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领域人才培训,推动产教融合,推进院企、校企合作。截至目前,开展人才培训24场次,新增就业人员584人,培育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7名。二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推行矛盾纠纷“全域受理、跨域协作、排调分离、多元化解”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截至目前,共化解治重化积案件3件,调解行政争议案件1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5起,调解成功率100%。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抓实中小学办学质量提升,支持泉港职专等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及福大石化学院等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从中专到博士的职业教育“全贯通”升学通道。截至目前,该镇完成三朱小学、三朱中学合并,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顺利入驻前黄校区。

  五、一丝不苟促提升,全方位促进生活富裕。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持续跟踪收入情况和“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巩固情况,确保扶贫对象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截至目前,确定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建设项目2个,计划投入440万元。二是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计划”,持续推行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8种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该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12个,占比92.31%,其中超50万元的村3个,占比23.08%。三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自然村延伸,实施农村自来水改造提级工程,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委托社会化专业队伍养护机制,实现水利、公路、市政等设施养护专业化、规范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实施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2个、投资110万元,完成供水管网建设3.9公里,辖区水库、主要河道、主要道路基础设施100%实现社会化专业管护。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qz/202205/t20220510_590628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