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先民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古人的种田农作,即使现在,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钱永兰介绍,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气气候并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出的一套时间体系,确切地说,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据现有史料,比较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版本见于西汉初年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天文训》,其完整地列出了和当今基本一致的二十四节气——除了其中的“惊蛰”为“雷惊蛰”,“清明”叫“清明风至”,“白露”叫“白露降”,其余完全一样。但直至明代,徐光启借助西方天文学知识比较精确地划分了二十四节气,我们当今的二十四节气才最终定型。
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一种物候历,是根据物候变化来推测时间、季节,安排生产和生活的历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和农事活动关系密切。即使到现在,很多老农民还是根据节气来准备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揭示的农事气象规律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气温和降水这两个最重要的农作气候要素融入节气之中。比如,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等说的是气温开始变冷或变暖了,大暑和大寒分别说的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段到来了;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说的是降水形态与多少的变化;二是告诉人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农事,什么气候条件下能做什么农事,比如立春了,提示天气将转暖,万物将复苏,农民可以进行春播的准备工作了;芒种节气,则提示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收获,夏播作物也要尽快播种了,因此又称“忙种”。
二十四节气广泛纳入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然后在不同地方又发展出适宜当地的农谚一直流传至今,对农民的春播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管等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比如雨水时节,“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表示天气一天天变暖,要及早准备农作,到了“九九”,就大范围春耕春播了;“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越冬作物比如冬小麦,返青开始生长的时候,对水的需求量增加,如有春雨的滋润,对冬小麦生长将特别有利,因此春雨像油一样珍贵,也正因为这样,如遇有春旱应及时开展春灌,以免影响产量。“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提示农民春播、夏播都要赶早,适时播种,以免延误农时,毕竟作物生长靠“天”,有一定的生长季,如果延误农时后期的气象灾害(如霜冻害)风险可能就增加。北方还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说的是干热风天气,南方则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满”指的是雨水多,不满就是不多,如果小满雨水稀少,则无法栽插水稻。
其中还有两个节气至今也还广泛影响着农事,一个是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在10月23日或24日,北方的农作物收获进入扫尾阶段。现代气象学上有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之说,有严格的气象学指标,以黑龙江为例,大部地区初霜日一般在9月中下旬,初霜日的早晚既能影响当季作物的收成,也决定着部分作物的收获时间。另一个是寒露,时间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深秋的意思,所谓露水先白而后寒。而南方地区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的低温天气称为“寒露风”,是南方晚稻区对产量影响最重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会使晚稻孕穗、抽穗扬花受阻,导致空壳率增加、产量下降。南方晚稻区民间俗称的“社风”、“翘稻头”和“秋风寒”,一般都指的是“寒露风”灾害。
钱永兰说,虽然当前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设施农业发展也很快,让我们的某些农业生产活动突破了节气时令的限制,但是总体上大部分农事活动的开展还是要基于自然气候规律。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往往是农民习惯采用的农事活动参考。譬如,清明和谷雨时节赶采的春茶,称为“清明茶”“谷雨茶”,而北方有些农产品则是霜降之后品质更上乘,如柿子,“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苹果经历霜降后才有冰糖心等等。历经许多年,二十四节气并没有成为所谓的“老黄历”,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