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粤力量”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1-09-02 15:27:11
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锐意进取,勇立潮头,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改革开放成果。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振兴工作中,广东传承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总结出一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显示出强劲的“粤力量”。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

图片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前排左二)在广东南海(阳江)开渔节现场调研渔船情况。  《中国乡村振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广东做了不少新尝试新探索,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顾幸伟: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始终注重发扬和践行改革开放精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经验。  一是以消费帮扶创新社会帮扶。创新建立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帮扶地区产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形成“全产业链”体系化的消费帮扶模式。将广东“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引入消费帮扶,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的社会帮扶新氛围。2018年以来累计消费扶贫、消费帮扶591亿元。   二是以“三大基地”创新致富带头人培训。在佛山南海首创建设粤桂扶贫协作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在清远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碧桂园和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幸福田园创建两个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采取“双培双带双促”培育模式,先后辐射带动扶贫协作四省(区)培训2.9万人,创业成功7384人,带动已脱贫户上万户。目前,几个基地已全面转入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三是以完善配套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援建后扶模式。在凉山、怒江、百色等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援建7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实施生活设施和产业、就业等配套,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方面的短板。广州援建毕节柏杨林、深圳援建百色“深圳小镇”、珠海援建怒江维拉坝、佛山援建三河村等,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示范样板。  四是以帮扶边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稳边固疆举措。对边民实施危房改造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卫生帮扶、信息化建设帮扶等“六项帮扶”。深圳市龙岗区帮扶百色市靖西大莫村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把一个曾经没有水喝、没有产业、没有手机信号的贫困村,打造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让边民安居边境、乐业边境、稳在边境。  《中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请问广东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顾幸伟:广东紧紧围绕“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  一是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重点部署。李希书记在省委常委会、马兴瑞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均要求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9年以来,我们出台了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意见等一批产业提升规划文件,谋定乡村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产销同抓保供提质。出台农产品收储补贴政策,搭建“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帮助236家涉农企业获得146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创新“12221”市场体系,由点至面拓展覆盖产业。推动荔枝出口企业抱团出海,并通过广东贸易通道将兄弟省份的农产品推向大湾区和国际市场。  三是平台集聚全链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含农垦)、农业产业强镇42个(含农垦),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1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2200个,各类产业平台首尾呼应,集聚发力。  四是主体引领示范带动。培育认定省重点龙头企业1183家(含国龙67家),上市融资涉农企业超100家;现有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超过20万家,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4万个以上;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高素质农民培训”等人才培育工程。  五是科技赋能品牌提效。打造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新增51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贯通产学研全技术服务流程通道,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2%。发布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名牌系列农产品,创建了57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六是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机制。初步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中试放大等服务。打造“粤休闲农业”微信小程序,助力休闲农业复苏重振。  图片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黄东洲/摄

  《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间,广东省在开展消费扶贫上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取得了良好效果,请您介绍一下消费扶贫的总体情况。下一步,广东在乡村振兴中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

  顾幸伟:脱贫攻坚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产业扶贫、增收脱贫的重要手段,高位推动,统筹落实。一是建立“一项机制”,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消费扶贫。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建立了以省分管领导为召集人、16个部门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全省“一盘棋”推进消费扶贫。二是打造“一批基地”,有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在全国19个省份认定生产基地962个、加工企业93家,探索认定省内带贫产品3200多种。三是畅通“两条渠道”,全面构建消费扶贫交易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目前已有18个省、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和部分省直单位组织企业入驻,搭建58个消费扶贫专馆,承办大型产销对接活动50多场,集中展销3200多家企业的特色产品,交易额累计超3亿元。四是抓好“一系列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消费扶贫浓厚氛围。协调40多家媒体开展消费扶贫专题报道,采取高铁、地铁冠名,投放消费扶贫广告、宣传视频到城市交通设施、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加强推广,推动发行“消费扶贫爱心卡”70多万张。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四个一”建设。一是打造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共建产业园。借鉴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经验做法,支持有条件的结对帮扶县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产业园。继续支持广州黔南和广州毕节产业园区、深圳巴马合作试验区、广东东西部产业协作基地(肇庆·贺州)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建设一套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以中心镇为单位的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广东供销冷链物流网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三是健全一套产销衔接的销售机制。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消费”,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作用,继续做大做强“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展“12221”市场体系建设,建好用好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四是创新一套激发农村消费的激励机制。实施电子商务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支撑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中国乡村振兴》:广东素有“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文化传统,请您介绍一下广东在社会帮扶方面的经验做法及成果。

   顾幸伟:2010年以来,广东省以“广东扶贫济困日”(以下简称“6·30”活动)、“万企帮万村”为平台,吸引1000多家社会组织、近万家企业、100多万志愿者、2000多万爱心人士参与,累计募集社会资金373.3.1亿元,对接慈善项目近5000个,帮扶4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构建了“345”广东社会扶贫新模式。

  一是发挥三大优势,为社会帮扶提供基本支撑。主要是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群众优势,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召开动员会议、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接见爱心企业家代表并颁发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形成必经的“四个习惯动作”,成立“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办公室,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个人齐心合力的乡村振兴大格局。

  二是构建四大机制,破解社会帮扶实践困境。主要是构建资源整合机制、社会动员机制、规范运转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把全省近5万个社会组织、50多万名专职工作人员、210多万名个人会员、50多万个会员企业(单位)组织起来。在全国首创建立“末梢监督系统”,对项目进行全流程追踪,并通过定向投放和二次分配,将帮扶资金真正投放到最需要帮扶的村庄,推动广东全社会形成“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的全民慈善氛围。

  三是形成五大创新亮点,确保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构建起久久为功高位推进、搭建平台规范管理、精准对接专业运行、服务社会多方共赢、价值引领全民动员的长效运营机制,实现了吸引社会资本助力农村发展、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成长等多方共赢的成效,极大提高社会各界对社会组织参与帮扶的认可度,调动社会人员参与帮扶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一种守望相助、帮扶济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的省份,广东省吸收农民工居全国之首,为他们在粤稳岗就业、持续增收,广东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顾幸伟: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智志双扶,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服务“大变化”,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统筹部署、标准引领,推动三项工程规范化发展。成立省实施三项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广东技工”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保就业促发展实施方案落地,推动“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建立“粤菜师傅”地方特色标准,推行“广东技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南粤家政”规范管理制度。

  二是市场导向、就业驱动,全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42个,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全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粤菜厨艺类专业184个,在校生6.8万人,建成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16个,283所各类院校开设了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幼儿教育等家政相关专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2020年省级安排766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广东技工在线”网络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带动就业创业26万人次、76万人次。

  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彰显担当作为。实施“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共同发展计划,拉伸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粤菜品牌项目;实施“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计划,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13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特色专业;实施“南粤家政”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计划,扶持一批诚信、正规、优质的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将“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导入省际省内协作机制,面向省内帮扶对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2万人次,为对口帮扶地区劳动力提供“粤菜师傅”培训3600多人次、家政服务培训3.03万人次,引导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持续增收,从根本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mtbd5789/content/post_349945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