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原绿野,暖入边城。暮春时节,行进在长白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绿的不仅是山水,更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彰显生机的不只有季节,“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催生出无限活力。
“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全力建设‘一谷一城’,让长白县站上转型升级新台阶,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谈到未来发展,县委书记初洪波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战略引领下,长白县2505.96平方公里土地上,满是绿色发展的蓬勃动力。
希望田野上:“特色”大行其道,“有机”蔚然成风
走进长白这方土地,就走进了“林海”,也打开了“立体资源宝库”。聪慧质朴的长白人,扮靓底色、挖掘潜力,在青山绿水间创造“真金白银”。
春夏之交,长白县二十道沟的山坳里,16栋种植大棚有序排列。走进大棚,无数个柞木菌段整齐列队,灵芝样的桑黄在菌段上恣意生长。“这是两年生的桑黄,再过一年,就能采摘上市,卖出不错的价钱。”指着菌段上的桑黄,明城农业有限公司桑黄种植基地负责人丁来信的言语中满是期待。
打造“一谷一城”,拥有优良生态资源的长白县当仁不让。该县多措并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构建绿色健康食品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全力打造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每个木段上能够产出三两到四两干品桑黄,保守估计每斤能卖到300多元,基地种了40万段,至少能卖3000多万元。”丁来信表示,桑黄种植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效益。
在“一谷一城”建设中突出特色种植,补贴资金1000余万元,调减籽粒玉米2.58万亩,培育发展玉木耳、松杉灵芝、虎眼万年青等18个种植基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5个,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9户,无公害蔬菜等棚膜经济区8个,“特”字号列车在长白县一路疾驰。
如果说发展特色种植是慧眼识珠,推进绿色有机就是匠心独具。
二十道沟周末采摘园的温室大棚内,一颗颗硕大、鲜红的草莓引人注目,甜美二号香瓜藏在绿叶中悄然生长,在田间每隔十几米矗立着一片片黄色的粘虫板吸引眼球。“我们采用物理除虫,养殖蜜蜂进行授粉,不打一点农药,用生物肥,种出来的草莓、香瓜、西红柿口感好、存放时间长,价格卖得也高。”二十道沟村农民宋日成办起家庭农场,“种的草莓从去年11月份一直卖到现在,半亩地卖了几万块钱”,他尝到了绿色有机种植的甜头。
好的农特产品离不开好的土地。长白县夯实绿色有机基础,开展土壤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农药化肥“再减半”,每年农药施用量控制在12吨、化肥施用量控制在520吨以下,有机肥应用面积超过2.5万亩,用纯净的土地种出有机的特产。他们还实施品牌提升,借助“长白山”这个金字招牌,成功申报多个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评“中国椴树蜜之乡”“中国优质蜂产品基地”,成了万众瞩目的绿色有机大县。
转型脉络里:向生态要效益,向“美丽”要“经济”
绿色通天下,有机值千金。“一谷一城”建设,不仅为农业农民农村发展带来希望,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长白山下第一县、鸭绿江源第一城、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既是大家对长白县区位优势的肯定,也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这个边陲重镇生态的优良。
依托“一谷一城”引领,突出生态优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把“原野风光”变成“富民利器”。
支起高丽锅,搭上小舞台,腌制辣白菜,砌好高丽炕……“五一”小长假期间,长白县马鹿沟镇果园村金斗笠高丽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厂房内,十几名工人加紧施工,一派繁忙景象。“环境好了,游客慕名而来,企业在生产销售朝鲜族传统食品的同时,投资600万元在厂区建起具有朝鲜族风格的民宿,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朝鲜族风情。”面对记者采访,董事长金明姬坦言,“一谷一城”建设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擦亮绿的底色,描绘新的蓝图。长白县围绕良好生态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打造了一批有特点、多节点、差异化的旅游项目,形成沿江沿路、四季皆宜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如今,走进长白县城,就走进景区:干净整洁的街道,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族风格建筑,宽阔宏大的广场,精致惬意的游园,十步一景、百步一园。长白县累计投资20多亿元,实施城市景区化建设工程,完成城市景观化升级改造,把县城全境打造成3A级景区,成为全域旅游的一抹亮色。
一花不是春,百花更缤纷。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0亿元,建成10公里鸭绿江景观带、口岸国门景区和沿鸭绿江旅游服务区,将天池南坡景区、塔山公园、金华乡睡美人、望天鹅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沿鸭绿江分布的“一江观两国、十里不同景”的旅游经济带。多次举办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高山草原露营节、望天鹅冰瀑旅游节、国际马拉松比赛等活动,打响了全域旅游品牌。
战略引领,倾力打造,长白县被评为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50个“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和“2020年中国最美县城”,每年游客大幅上升,旅游产业收入成倍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发展征程中:绿色深入“骨髓”,提质融入“基因”
建设“一谷一城”,必须打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怎么打通,成为一道必答题。
“建设‘一谷一城’,不能仅局限于农业的特色种植、农特产品绿色有机,更要围绕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划项目、促进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全面振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圣范对建设“一谷一城”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进入县城不远,两条玻璃廊桥凭空出现,十分抓人眼球。“这是正在建设投资8亿元的千年崖城旅游综合体项目。再过一段时间,悬崖秋千、石林探险、摩天巨轮、百年部落商业街等景区就会建成运营,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这里旅游。”市中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利向记者描述项目的前景。
思路决定出路,脑子决定步子。围绕“一谷一城”,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长白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林业、人参、水电”传统老三样,向“全域旅游、边境贸业、硅藻土加工、食药健康、现代服务业”新五样转变,确定了“一带多园”发展路径。沿江沿路经济带、以马鹿沟镇为核心的健康食品加工园区,以马鹿沟果园村和十四道沟望天鹅新村为核心的民俗旅游园区、以长白镇和边合区为核心的对朝开放等多个园区初具规模。
以绿色为基调谋划项目,今年实施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35个,总投资超30亿元,推动县域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畅想的未来:打造“边陲名城”,建设幸福长白
暮春时节,山间犹存冰雪。“再过一个多月,天气更暖和了,树绿了,花也都开了,景色更好看了。”走在乡野,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玉友感叹。
盛夏未至,记者已听到、看到、深切体会到长白县“一谷一城”建设热浪滚滚,也感受到长白谋划绿色发展的澎湃激情。
——“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正要建设一个中药加工厂,把种植的桑黄和长白县道地药材加工成饮片等,让长白山的好宝贝卖出好价钱。”明城农业有限公司桑黄种植基地负责人丁来信言语中透露出期待和向往。
——“有了各部门大力扶持,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700万元,新上一条饮料灌装生产线,满足订单需要,推动产值翻番。”面对原有产能已经不能完成订单任务的局面,绿江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飞言语中带着兴奋而急切。
——“今年还要增加更多的优秀品种,发展立体种植,让我的家庭农场产出更多的绿色农产品,也让我的收入比去年翻番。”二十道沟周末采摘园的宋日成有着明确目标。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长白县一定能够擦亮“谷”的底色,壮大“城”的实力,走出一条“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