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是优质稀缺的耕地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它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黑土地保护工作进展怎样,如何综合施策做好黑土地保护?
探索技术模式
在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这一区域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被称为东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是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主要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加上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导致黑土地有机含量下降、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退化,黑土地出现了变薄、变瘦、变硬、变黄等一系列退化现象。这与长期以来经营粗放、“重种轻养”的不合理农业耕作制度和生产建设活动有关。这种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严重影响黑土地可持续利用,阻碍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我国自2015年起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培育肥沃耕作层,提升耕地质量。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对完善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保持黑土地优良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过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深入生产一线,结合区域气候、地形、土壤类型及生产特点,探索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包括:针对松嫩平原中东部中厚层黑土、三江平原草甸土区的黑土层保育模式,针对侵蚀区薄层黑土、原生薄层黑土和暗棕壤等黑土层浅薄土壤类型的培育模式,针对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针对原生障碍型土壤的障碍性土层消减快速培肥模式,针对坡耕地的控蚀增肥模式,以及针对水田的水稻秸秆还田增碳保肥模式。这些模式已在我国黑土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土壤养分储备和供应能力,增强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难度。虽然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一些地区推广,但在更广泛的区域推广这些技术仍面临挑战,包括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技术实施的成本和效益平衡等问题。
土壤健康状况评价不全面。高强度人为利用土壤的健康状况评价工作开展不足,不同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其优劣仍不明晰,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因难以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科技创新与转化不够。尽管科技创新在黑土地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仍有提升空间。虽然已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黑土地保护,但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力度不够、监管不严等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还需加强。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实施轮作是保障黑土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但在东北黑土区部分区域,玉米连作现象较为普遍,长期连作玉米不仅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此外,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大豆,会导致土壤中大豆特定病虫害的增加,加速土壤养分的失衡。因此,需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适应黑土地保护的需求。
构建长效机制
为做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需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黑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有法可依。实施黑土地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保护范围和界限。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监管机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和权限,逐步实现政府主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实施、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威慑力。建立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
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大科研投入,开展黑土地退化机理、保护技术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推广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黑土地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轮作种植制度。结合东北黑土区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及气候特点,推广适宜的作物和品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建立黑土地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式,对保护黑土地的农民和地方政府应给予经济补偿。同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监督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生态补偿实施效果。
加强资金投入与保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黑土地保护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黑土地保护项目。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黑土地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加强对黑土地保护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411/t20241119_89980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