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作者:佚名   来源:廊坊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4-03-16 12:33:14
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相对富余地养活全球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中国能够创造这一伟大奇迹,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路行来的那种艰辛和坎坷是一本厚达几千年的《中国粮食文化史》。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2月版)凭借深刻的问题意识、周到的史料发掘、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以厚重写厚重,以辽阔写辽阔,以热切写热切,最终献上了一部可以满足多向性阅读期待的绝佳读本。

  《中国饭碗》选取一南一北的"小岗村";与"北大荒";,奋力寻找中国农业的精神走向。陈启文从两个特定区域,分别抽选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通过考察两者的命运变化,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历程。从北大荒开垦之初的刀耕火种、人拉肩扛,小岗村改革开放前仍在袭用唐犁宋锄,一直写到如今的农业现代化,两个典型个案呈现了共和国粮食之路的苦难与辉煌、曲折与梦想。

  "走千走万,抵不上淮河两岸";,小岗村的历史,就是淮河两岸的时空缩写。这个最初仅有二十户百余口人、由血缘聚落而成的平常小村,却因为一份十八个血手印按下的"秘密契约";,让中国农业史记住了它的准确位置。陈启文用不同历史时段三个带头人的表现来描述小岗村的变迁——"合作化带头人";陈学孟,"一生只为老百姓做事、操心,从来没白吃群众一顿饭,没有白占公家一粒谷子";,不过村民"吃饱";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大锅饭就逐渐让小岗村在老英雄的叹息中跌入贫困;是饥饿让严俊昌和他的农民兄弟铤而走险签下那份"秘密契约";,"大包干";借着改革的东风迅速帮助他们脱贫,可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被追授为"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的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的挂职干部,他制定的"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的三步发展战略,使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终于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矗立在兴凯湖畔的黑龙江省密山市,碑文开头几句概括了北大荒映入世人眼帘的最初情景:"亘古荒原,渺无人迹,荆棘丛生,走兽之栖。";从第一代农垦人打下千古荒原第一桩开始,他们筚路蓝缕与天斗与地斗的壮举是一幅恢弘的历史长卷,北大荒博物馆的一面墙上,镌刻着一万二千多位拓荒先驱的英名。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艰苦创业,北大荒终于成了"中华大粮仓";,如今其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和"全球首个超万亩无人化农场";闻名中外。2018年9月25日,到黑龙江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双手捧起一碗白花花的大米,意味深长地说出八个字:‘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中国饭碗》遵循"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仓";的逻辑,梳理中国粮食的成长脉络。陈启文曾是贫寒的农家子弟,永远亲近土地的他深知"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的道理。但有限的土地,加之过于传统的耕种方法,已经让粮食问题成了一个"问题";。中国饭碗是不是拿得稳端得牢,"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据测算,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可以接近百分之六十,"藏粮于技";是必由之路。从丰收的果实向上寻找看到的是秧苗,从脆嫩的秧苗向上寻找看到的是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方水土的命运。陈启文浓墨重彩地写下了当代育种专家的英雄群像:"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后稷";"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生、"矮败小麦之父";刘秉华、"中国杂交玉米之父";吴绍骙、"杂交大豆之父";孙寰,"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这一大串闪光的名字,意味着高产增收,意味着"自主知识产权";,意味着"世界领先地位";。"藏粮于地";强调的是"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创新体制机制,稳步跨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中原腹地的柳学友、陕北山村的宗孝玉、洞庭湖滨的阳岳球,鄱阳湖畔的凌继河……作家精心选择的这些种粮大户的创业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领先的观念、开拓的勇气和深挚的乡情。"藏粮于仓";的这个粮仓,是指物质层面的粮仓,也是指精神意义的粮仓,两者相合而成国家粮食安全堡垒,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中国饭碗》兼具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特质,纵横捭阖的豪迈言说与宏大主题相契相合。作品扎根时代精神,关切民生热点,全书充盈着源源不断的豪放之气,这和作家的艺术禀赋、书写气质有关,也一定与"农业";和"民生";这样的重大题材相关。报告文学的新闻性首先是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同时要与时代性、新鲜感和关注度连接,《中国饭碗》中有大量翔实的来自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的第一手资料,相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具体话题,不少是前人没报道过的或是未被深入报道过的素材,读后每受触动,血脉偾张。陈启文的文字出于浓烈、真挚的感情,粗犷处开阔雄奇,细腻处唯美传神,阅读者都似身临其境。比如,"(严立华家老屋)土坯墙、茅草顶,东倒西歪,连门前屋后的几棵老树也长得东倒西歪。历史,倾斜着,但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四十多年。";"多少年不见的燕子也拖儿带女回来筑巢了,有了这飞舞的燕子,这春天才更像个春天啊!";"南风推拥着麦浪,那起伏的麦浪中开始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麦香,这是温暖而又迷人的中原味道。";"远的不说,只说近年来,息县曾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里是中原粮仓一个坚实的底部。";这样的表达熔抒情、叙事和说理于一炉,极富魅力、张力和穿透力。立足中国现实和中国精神的《中国饭碗》有着鲜明的政论性,作家夹叙夹议,中国古训和西方格言信手拈来,心思自由往来古今,眼光随时扫视中外,直面真相郑重真诚的立论,让作品拥有了深厚、崇高的思想质地,这部著作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多向度的现实启迪。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的极端重要性从古到今一直在被强调,这次《中国饭碗》又用洋洋三十万言再次强调。陈启文在"后记";里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永远都不是过去时,而是现代进行时和将来时";"这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续写的书";。当我们满怀敬意阅读《中国饭碗》时,心绪也会格外地庄严和凝重。


原文链接:http://nyncj.lf.gov.cn/lf/2024/nyxx_2_03/283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