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坚持优环境兴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者:佚名   来源:邢台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24-02-03 02:21:13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市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建设和美乡村中展现新作为?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项目290个。”“完成26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改建农村公路818公里,力争快递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目标。

  

   代表、委员们表示,将坚持优环境、兴产业,着力促进乡村振兴,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邢台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力美农村持续提升人居环境

   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建游园广场……近年来,一系列民生工程让任泽区西固城镇赵村重焕“光彩”。

  

   去年,赵村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治理示范村。“路平了、灯亮了、街美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还能去村里新建的广场游园散散步、聊聊天。”市人大代表、赵村党支部书记武计东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行动,争创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武计东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话,为他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要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合理利用村内资源,提升改造一处主题公园;整合村内闲散老旧房屋,打造成便民停车场,增设充电桩,切实提高村庄能级和居民生活质量。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市政协委员、清河县政协副主席国宁经过大量走访调研,了解到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深入挖掘村级自然资源禀赋、人文特色等方面仍有短板。

  

   “让乡村更美更宜居,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广大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渠道。”国宁建议,遵循各村自身发展规律,顺应自然、彰显人文、突出宜居,将挖掘原生态村庄风貌、体现乡土味道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优美村庄环境与科学规划布局、生态绿色产业、和谐乡风文明相互融合促进的和美乡村。

   全力强农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素有“棉海粮仓”之称。围绕壮大现代农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新增和提升高标准农田3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95亿斤左右”“深化种业振兴工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目标,让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鹏印象深刻。

  

   过去一年,市农业农村局推动农业生产不断提质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9.2万亩,粮食产量面积保持稳定。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南和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张鹏表示,接下来将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灾毁农田恢复,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分层分类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实施种业振兴,努力提升粮食单产;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防范暖冬和极端降温影响,确保明年夏粮丰收。

  

   立足基础优势,我市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沙河市委书记戎华奎表示,作为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规划建设的“一员”,他们围绕高端绿色食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延链强链补链,积极推进政策、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向隆起带聚集,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邢台市由粮食生产大市向食品加工大市转变。

  

   依托产业优势和资源基础,我市下大力建设宁晋县“休闲食品加工园区”“健康产品加工园区”,隆尧县“食品产业园区”,南和区“宠物食品加工园区”“食品加工园区”五大园区。北起宁晋县、南至沙河市,贯穿邢台南北地域的食品产业带隆起带正在加速崛起。

   全力富农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富民乡村产业是关键。

  

   山川秀美,古村古韵。信都区浆水镇前禅房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这里恬静安宁,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将闲置老屋出租给一家公司,破旧石头房摇身变成了网红新民宿。”市人大代表、信都区浆水镇前禅房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纪成介绍,村里还修建了8公里的康养步道,甜柿、板栗、苹果、小米等土特产也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抢手货,越来越多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李纪成表示,他们将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古村落传统文化挖掘,依托“云清清”康养民宿做好“康养”旅游文章,丰富果蔬采摘、文创制作、冰雪运动等一系列农文旅融合项目,着力培育村民增收新增长点。

  

  不只是前禅房,小戈廖村、小石头庄村、喉咽村等一批示范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让农村沉睡的“空心屋”变成农民期盼的“黄金屋”。利用闲置农房,信都区建设乡村电商直播基地、农产品展厅,发展手套、葫芦加工、民宿康养等产业,有力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民增收。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优良的政策环境。“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支持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市政协委员、巨鹿县森都家庭农场董事长张逢强说。

  


原文链接:http://nync.xingtai.gov.cn/news_show.aspx?id=650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