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智聚古城共创荆彩”部省高校支持荆州科技创新对接活动举行,现场调研考察完荆州大学城、荆州经开区企业园区后,部省高校专家学者一行就荆州推进校地企合作、加快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发展广献良策。
侧 记
荆州校地企合作空间巨大未来可期
秋日的暖阳下,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高楼拔节生长,企业车间内千台设备开足马力生产,机械臂翻转挥舞,智能小车穿梭往来,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科技创新的活力。部省高校专家学者们走进荆州大学城、菲利华、法雷奥、亿钧耀能、美的冰箱“灯塔工厂”,现场感受荆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澎湃动力。
“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多少?”“这个面板是何种工艺?”“产品研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调研考察现场,部省高校专家学者们兴致盎然,一路行、一路看、一路问,大家结合自身学科领域,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生产、产业布局、技术工艺等情况。
企业需要科技,科研院所成果需要落地。交流过程中,部省高校专家学者们亲身感受着荆州以创新赋能发展的生动实践,纷纷掏出手机,与企业科创负责人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以期合作、共谋发展。
“荆州校地企之间合作空间巨大……”“切身感受到荆州整合科教资源、打造多维平台、努力推进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一路走来,部省高校专家学者对荆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力量给予充分肯定,纷纷表示荆州未来可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教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1256”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湖北省内各高校与荆州的紧密合作,持续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科创品质不断提升。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搭建一个联通校企的开放共享创新合作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倡 议
活动向部省高校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
当好参谋者 当好行动派 当好先行军
支持荆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10月31日,“智聚古城共创荆彩”部省高校支持荆州科技创新对接活动举行。为更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荆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活动向部省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
倡议提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围绕湖北所需、高校所能、地方所盼,着力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和荆州建设江汉平原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智慧力量。
倡议指出,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负有重大责任,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要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主动参与湖北“尖刀”行动计划和“轻骑兵”活动,主动承接省、市更多重大科技攻坚项目,主动对接联系市场主体,率先将最新科研成果以创办、领办、合办或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在湖北和荆州落地、开花、结果,为引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倡议指出,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湖北省和荆州市的号召,在产学研用上与地方开展全方面合作。支持各高校围绕荆州现代产业体系建链、补链、强链,提供技术咨询,当好参谋者;支持各高校参与荆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平台升级赋能当好行动派;支持各高校与荆州企业合作,共同申报承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为荆州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当好先行军。
倡议提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各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学科优势,全面加强与荆州和在荆高校的合作。支持、鼓励各高校选派科技人才到荆州挂职;支持各高校承办荆州各级干部专题培训和讲座;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荆州创新、创业和就业;支持各高校与荆州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为荆州科技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
专 访
加强协同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
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勇胜
“当前,荆州正加快构建全域创新大格局,建设科技强市,长江大学作为湖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高质量成果转化,努力为荆州建设示范区、建功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勇胜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积极推动校地、校企合作。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每年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近20亿元,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百强’。”刘勇胜说,长江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始终坚持将国家所需和长大所能有机结合,聚焦能源和粮食“两个安全”、着力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融入长江大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两个战略”,在清洁能源、绿色农业、区域经济、荆楚文化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
刘勇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同企业务实合作,深入开展科技联合攻关,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为荆州科创大走廊建设、荆州打造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双向奔赴 推动校地合作再结硕果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勋
“荆州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禀赋优越,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楚国故都、三国名城,更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市、淡水水产大市,具备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良好基础。”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勋说。
王宏勋表示,武汉轻工大学近年来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先后建成一批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荆州市的食品产业发展需求与武汉轻工大学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高度契合,为双方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前,我校与小胡鸭公司已连续合作10余年,双方共同开展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了企业与荆州酱卤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王宏勋说,武汉轻工大学与荆州市的跨界合作早有先例,希望校地合作今后再结硕果,进一步推动校地、校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围绕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为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东升
“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好,区位优势显著。”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东升表示,荆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对宜荆荆都市圈的部署安排,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协同配合,为湖北省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在纵横向科研经费、高水平论文及有效专利保有量、专利转化数量和合同数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李东升表示,学校将坚持“需求导向、学术立校、特色发展”,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与荆州积极展开校地合作、同向奔赴,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李东升说,荆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三峡大学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学科建设、科技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未来,三峡大学将与荆州市人民政府、监利市人民政府和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为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打造新型研发机构 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李华君
“此次活动为校地企协同创新搭建了桥梁。”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李华君说,依托荆州市在纺织服装业、制造业等现代产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优势,学校与荆州市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将有助于双方科技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和科技成果信息的互动共享,切实推动荆州现代化产业发展。
“荆州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相对成熟的配套产业体系、宜业兴业的要素保障体系、完善优厚的政策支撑体系。”李华君说,武汉纺织大学近5年与荆州企业合作共600多项,单项最高金额超200万元,并派出“科技副总”驻扎企业攻关技术工艺、培养科技人员。今年5月,学校与荆州市政府再次展开合作,充分发挥武汉纺织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荆州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
李华君表示,武汉纺织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进兄弟高校与荆州市协同创新,进一步扩大校地企“朋友圈”。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入推广校地合作模式,扩建产学研研究院,打造集研发、孵化、技术服务、产业化、投融资功能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培育优秀“三农”人才 贡献“华农智慧”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
“荆州是江汉平原核心区域,有7个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集中产区,油菜籽、水产品、小龙虾产量均位居前列。”提及荆州发展优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侃侃而谈。
王从严说,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与荆州市合作密切,以张启发、傅廷栋院士为代表的一批院士专家长期活跃在荆州市农业生产一线,围绕绿色综合种养、油菜、淡水养殖、畜牧等主导产业,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与荆州市开展全面深度合作。在江陵、松滋、石首等县市区,学院建设科研示范基地,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科研创新的种子在荆州各地开花结果。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与荆州市全方面科技合作的步伐。”王从严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将选派更多专家赴荆州开展科技服务,培育优秀“三农”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在荆州转移转化,组织学校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文科学院专家赴荆州开展专项调研,进一步发挥科教人才优势,为荆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华农智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