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省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开展以来,吉林化工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和龙市主动担当作为,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推动“四创融合”发展,迅速建立高效联系制度。一座红色革命老区县市,一个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学校,逐步成为“吉乡农创园”双向奔赴的“金名片”。
同架校园田园“连心桥”。校地双方签订“吉乡农创园”合作框架协议,搭建起县直行业部门、学院、镇村三方协定机制。成立和龙市“吉乡农创园”工作专班,统筹各部门资源、政策、项目、资金以及社会力量向“吉乡农创园”建设倾斜,支持“吉乡农创园”建设。立足古城村、芦果村需求实际,吉林化工学院主要领导先后2次带队实地调研、召开5次座谈会,结合吉林化工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训、策划包装等资源优势,制定《和龙市乡村建设“吉乡农创园”工作方案(试行)》等,谋划“五个一”“双走进”等13项工作任务。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启动实施“和龙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五聚焦五赋能’三年行动”。筹建直播基地,筹备校地直播农商创新创业大赛,建立继续教育函授站,挖掘培训资源。
牵起乡村高校“姻缘绳”。针对村“两委”成员年纪较大、党支部力量不足的实际问题,校方启动实施“1+1”计划,建立1个教学院党委对接1个村党支部机制,推进专业、人才、科研与乡村人才、产业振兴同频共振,吉林化工学院党委分别与芦果村、兴西村支部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形成基层党组织联动,推进党建互学、项目互联、人才互通。建立定期跟踪机制,及时调整完善合作措施,强化日常沟通协调,为实现校地互动深层融合提供可靠保障。组织开展“双走进”活动,村干部及后备干部走进学校,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村委的引领力。
推进艺术生活“新搭档”。在古城村村部打造“吉乡农创园”工作室,协调化工学院物力支持,依托“农家书屋”咖啡茶吧建设,打造校地合作的综合性服务阵地。以工作站为平台,吉林化工学院学子们立足古城村“文旅农创园”和芦果村“产业农创园”目标,为两个创建村打造“一村一品牌”“一村一视觉”的乡村品牌。吉林化工学院3次组织大学生实践团调研乡村振兴具体情况,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和龙市的山水美景,为农产品、土特产品“代言”,开展“青春助农消费帮扶”志愿服务,助力优质农产品直播帮销。优选古城村优质稻田地块,鼓励学校教师认领“共享稻田”60块。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学校食堂设立“吉乡农创园”产品展示销售平台,积极营造农村“双创”良好氛围。
培育农创科创“孵化田”。为助推农科创新,和龙市加大配套项目倾斜力度,投入“百村示范”资金712万元,实施古城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铺设沥青路1.6公里,设立路灯120盏。投入整合资金626万元,实施养鹅孵化车间、肉牛秸秆饲料加工等4个项目,助推芦果村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吉林化工学院药学系周鸿立教授、崔浩副教授和吉林省蚕业研究院刘隽彦教授调研团队,2次带队前往和龙市,围绕蔬菜运输储藏、大米包装销售、旅游线路设计,特别是对反季刺老芽、山白菜扩大规模、品牌建设、延长保质期等提出建议。吉林化工学院提出桑黄有效物提取、药品级“灵芝孢子粉”提质项目、玉米须茶生产项目、虫草花培养技术推广等基本成果转化方向,引导科技人员、优秀校友面向乡村,开展科技项目开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1/t20231102_88216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