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玉米、大豆之后,村里准备种胡豆。”10月17日,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碾盘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天九正在田间引导村民试种胡豆。
去年,合川粮食产量达68万吨,连续16年领跑全市,是名副其实的“巴渝粮仓”。然而,该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68万亩,这一数据在全市并不突出。该区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多种粮、种好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当日,重庆日报记者在合川采访时,该区粮油发展指导站副站长梁少君给出答案。
藏粮于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梁少君表示,近年来合川区推广轮作耕作制度,不断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在全区普及旱地带状轮作耕作制度,让一块土地产生多季效益。
“旱地带状轮作制度,即将土地按一定宽度分为若干带,在一带上3月份种植玉米、大豆,10月种植胡豆;在另一带上,5月上旬种植红苕。两条带上的作物每年轮流交替种植,让一块地在不同季节都有粮食产出。”梁少君介绍,这种方式能让一亩土地产出450公斤玉米、400公斤红苕、120公斤大豆、120公斤胡豆,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出率,还有利于培肥土壤。
得益于这种方式,今年合川产出玉米16.8万吨,胡豆1.12万吨,大豆0.72万吨,预计产出红苕15万吨。
藏粮于技“增窝增苗”技术增加单产量
藏粮于地只是其一,另一个诀窍则是藏粮于技——通过实施“增窝增苗”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单产量。
“增窝增苗”种植技术,即通过制定合理的水稻窝距和行距,使水稻产量最大化。合川区通过试验得出,以机插秧的方式种植水稻,水稻行距为9寸,窝距为6寸,以人工种植水稻的方式,行距不变,窝距为7寸。
依托该技术,通过人工“牵绳定距”插秧,每亩水稻窝数可达到9000窝、水稻株数1.8万株;而通过机插秧,每亩水稻窝数可达到1.1万窝、水稻株数2.2万株。与普通的水稻种植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每亩水稻增产40—50公斤。
与此同时,“增窝增苗”种植技术还可运用于玉米种植,使每亩玉米增产5%—10%。
合川区粮油发展指导站数据显示,今年合川区水稻种植面积有67.5万亩,总产量为34.3万吨;玉米种植面积37.1万亩,总产量为16.8万吨。其中,约50万亩水稻以及30万亩的玉米采用“增窝增苗”种植技术进行种植,水稻增产量在1.2万吨以上,玉米增产量在1万吨以上。
藏粮于种筛选优质良种提高粮食品质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多种粮,还要种好粮。
“我们每年会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上进行品种筛选,聚焦土壤、气候等因素,遴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质粮食品种,引导农民合理选用种植,提升粮食种植效益。”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李正勇是隆兴镇滴水村的种植大户,今年他种了600余亩水稻,品种为“晶两优1212”和“C两优华占”。“这两个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好,卖价好,抗病害能力、抗逆能力、抗倒伏能力等有突出优势。”说起良种带来的好处,李正勇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每公斤稻谷能卖到近5元,价格是普通水稻品种的近两倍。”
今年,合川筛选出18个水稻优质品种以及10个玉米优质品种,通过种粮大户种植示范、专家现场指导、定期举办粮油作物技术培训会、印发良种技术指导手册等方式,在全区推广优质良种,确保粮食稳产增收,促进粮食品质提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