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湖北新闻》聚焦宜城水稻收割黄金季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10-22 15:01:59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作为我国十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湖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以全国3.7%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1%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100亿斤左右,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牢。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的黄金期,在襄阳宜城市木渠村,稻浪滚滚,收割机开足马力往返穿梭,杨健的200亩地迎来了历年最高的亩产量。襄阳宜城市木渠村种植户杨健:“亩产平均达1到700多斤,比去年亩产200斤,每亩增收270多元,选准了种子芯片。”杨健所说的“种子芯片”,是宜城木渠村精心培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荃优607。今年,宜城市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大院,共同建立了种粮一体化示范基地,填补了襄阳市制种产业的空白。

  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在基地内展示优良品种,进行实验示范推广种植,有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加价回收,然后实行品牌销售。”在良种产业化上精准发力,今年4月,湖北启动实施《“种粮一体化”行动》,全年选育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60个以上,新建水稻、小麦制种基地2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大力推动政府、科研、企业联合研发,确保种源自主可控。今年,省农科院的10多个新品种中,一半以上都是合作育种项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华山:“从一开始制定育种目标的时候,就和种业企业紧密联合,我们要定向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我们的新品种数量多了,而且竞争优势比以前更强了。”藏粮于技,湖北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目前,湖北杂交水稻、油菜等育种技术,位列全国前茅,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北斗终端智慧农机突破4万多台(套),位列中部第一,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xczxtzxm/ycxxczx/202310/t20231020_34201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