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向科技要产量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的黄金期,在襄阳宜城市木渠村,稻浪滚滚,收割机开足马力往返穿梭,杨健的200亩地迎来了历年最高的亩产量。
襄阳宜城市木渠村种植户杨健:“亩产平均达1到700多斤,比去年亩产200斤,每亩增收270多元,选准了种子芯片。”
杨健所说的“种子芯片”,是宜城木渠村精心培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荃优607。今年,宜城市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大院,共同建立了种粮一体化示范基地,填补了襄阳市制种产业的空白。
襄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在基地内展示优良品种,进行实验示范推广种植,有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加价回收,然后实行品牌销售。”
在良种产业化上精准发力,今年4月,湖北启动实施《“种粮一体化”行动》,全年选育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60个以上,新建水稻、小麦制种基地2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大力推动政府、科研、企业联合研发,确保种源自主可控。今年,省农科院的10多个新品种中,一半以上都是合作育种项目。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华山:“从一开始制定育种目标的时候,就和种业企业紧密联合,我们要定向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我们的新品种数量多了,而且竞争优势比以前更强了。”
藏粮于技,湖北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目前,湖北杂交水稻、油菜等育种技术,位列全国前茅,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北斗终端智慧农机突破4万多台(套),位列中部第一,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
藏粮于地让粮田变良田
藏粮于技,还要藏粮于地。今年,湖北投入57.26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2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时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30亩以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1864.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4.4%。在襄阳南漳,伴随4.5万亩“小田变大田”的改造提升规划,胡传平的合作社迎来新希望。
南漳县惠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传平:“增加种植面积50多亩以上,治理抛荒面积有60亩,更便于机械化操作和田间管理,来年我们粮食亩产又会增加200斤以上。”
颗粒归仓让农民卖“明白粮”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还必须确保颗粒归仓。眼下,刚收晒完第一车水稻的种粮大户卓成军,第一时间赶来售粮。
荆州市荆州区三面水稻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卓成军:“这里是一体化收购,资金回笼快捷一些,今天卖完明天钱就到账。”
今年,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农民售粮积极性提高。全力以赴保证应收尽收,湖北省储备粮荆州储备库有限公司4月就开始腾换提升库容,增加粮食监控频次,打造智能绿色粮库,同时,快捷支付、优质优价,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
湖北省储备粮荆州储备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峰:“现在目前有接近2万吨的仓容已经腾出来了,只要达到质量标准,就给我们送过来,目前已经收购了1200吨左右。”
秋高气爽,正是丰收时节。今年,湖北夏粮实现面积、总产和单产“三增”,其中单产增幅位居全国十三个主产区第三。截至目前,全省秋粮已收获4329.7万亩,收获进度88.2%,其中,中稻已收获2751万亩,进度91.8%,只待沃野尽飘香、荆楚粮满仓。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