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五谷丰登,硕果满枝。 在襄城区的尹集乡、卧龙镇、欧庙镇,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农户们利用晴好天气抓紧采收,绘就一幅幅丰产丰收的美丽画卷。 8万亩水稻开镰 风吹稻浪,稻穗飘香。深秋时节,记者在欧庙镇新街村看到,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自动化收割机来回穿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劳作景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风调雨顺,水稻产量喜人。”村民黄大叔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他家种了5亩水稻,亩产约1800斤,为了收割方便,家里今年特意新购了一台收割机,“机器收割得又快又好,短时间内就能实现颗粒归仓。自家收割完以后,还可以去帮助其他农户收割水稻。” 据了解,欧庙镇今年共种植水稻8万亩,产量可达7.2万吨。为全力做好水稻收割工作,欧庙镇提前安排部署,大力推广机械化收割技术,帮助种植大户、合作社排查农机具故障,为顺利收割水稻提供坚实保障。 果园迎来丰收季 眼下正是水果大上市的季节,在卧龙月季花海无花果园,有“糖包子”美誉的无花果迎来大丰收,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清香四溢。 卧龙月季花海相关负责人王华文告诉记者:“9月中下旬以来,20多亩无花果进入成熟期,每天能采摘300多斤。我们的无花果个头大,握在手里沉甸甸的,糖分高、口感好,深受游客喜欢。” 据农业专家介绍,无花果属于高产高效作物,病虫害少,果实皮薄肉厚,味道甘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卧龙镇当地村民纷纷学习无花果等种植技术,并积极参与到种植中来,户均年增收2万元。 芝麻产量“节节高” 在位于尹集乡姚庵村的全市宜机收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田,芝麻实现机械收割,大大节省了收割成本,每亩地增收50公斤。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姚庵村芝麻种植大户毕常艳介绍,今年,她根据市农科院专家的建议种植了宜机收芝麻新品种,9月上旬以来这些芝麻陆续成熟,“专家到现场进行机收演示,5分钟就收割了一亩地,效率真是高!” 市农技推广中心油料站站长李雄才说,今年的气候比较适合芝麻生长,亩产可达100公斤至125公斤,示范田的产量跟大田的产量相比,每亩要增加50公斤左右。 记者从襄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区通过强化农业科技装备配备,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