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再生稻头季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作者:佚名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05-24 08:20:59

   当前,全省再生稻头季大多完成移裁,秧苗进入分蘖期,为加强头季稻田间管理,努力实现头季稻丰收,我站联合湖北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专家组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科学施肥。插秧后7~10天,施用7.5公斤左右尿素作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形成壮蘖;晒田复水后,可施用7.5公斤尿素、5公斤氯化钾作穗肥,促进大穗形成;头季稻收获前10~15 天,追施5~7.5公斤尿素作促芽肥,促进茎秆腋芽快速萌发生长。

   二、科学管水。秧苗移栽后,保持2~3cm 左右水层,如遇低温寒潮,应提前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及时排水露田。当茎蘖总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5%~90%时开始排水晒田,及时控制无效分蘖。晒田复水后田间保持有水孕穗,抽穗开花期保持2~3cm 水层,灌浆后田间保持干湿交替,如遭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高于33°C,应当灌深水降温。在头季收割前7天彻底断水干田,提高稻田土壤硬实度,减少机械收割时碾压毁蔸。

   三、合理留桩。根据收获时间确定留桩高度。立秋之前收割的稻田,留桩高度保持35cm 左右;8月15日以后收获的稻田,宜保留高留桩 (45cm 左右),以利于促进再生季提早抽穗,减轻遭遇寒露风的风险;介于立秋和 8月15日之间的稻田,留桩高度40cm 左右。当头季稻达到九成熟时在晴天及时收割。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再生稻头季应重点防治好纹枯病、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等病害虫。根据苗情和病虫情况变化,及时开展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降低病虫害损失。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zzy/202305/t20230517_8349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