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 金云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盐碱地改良团队联合国内科研单位,阐明了秸秆颗粒化连年高量深埋还田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并持续增产的机理,为东北黑土区通过秸秆还田实现地力保育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行技术途径。
东北地区温度低降水少,秸秆还田后腐解慢。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常规秸秆还田方式虽有一定的土壤培肥效果,但存在减产风险,难以协调土壤培肥与作物增产的矛盾,导致农民不愿实施秸秆还田。
秸秆颗粒连年高量深埋还田培肥增产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供图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团队研发出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能快速培肥土壤并持续增产。该研究结果表明,秸秆颗粒连续三年每亩5吨深埋还田可使0~4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79%提升至3.60%,三年提高0.81个百分点。秸秆颗粒连年高量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氮含量、均衡土壤养分、降低土壤容重、增强持绿性,延长灌浆期,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