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病虫防指办〔2023〕1号)
各县市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
小麦条锈病属跨区域流行性病害,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重。今年,我市于2月16日在江陵县沙岗镇首次见发病中心,是湖北省最先发现小麦条锈病的地区。今年小麦条锈病见病早、菌源量大、蔓延快,加上近期气温回升,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小麦条锈病在我市各县市区均已见发病中心,发病中心面积0.5-2m2,病株率10-30%,病叶率5%-20%,严重度5%-70%,部分地方已开始扩散蔓延,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另外,小麦赤霉病已在一些地方初见子囊壳,若不加强预防,极有可能导致小麦病害暴发成灾,给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抓好小麦病害的防治工作。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早落实防治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小麦重大病害危害的严重性,克服麻痹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及早制定方案,落实防治资金、农药、药械、技术等措施,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工作。
二、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针对我市当前小麦条锈病等小麦病害发生的严重态势,各地各级植保部门要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大田进行病情普查,加强病情监测,严密监控发生动态,及时向省、市上报病虫发生和防治数据,及时准确对外发布病情信息。
三、加大防治力度,切实控制病源扩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抢晴对小麦条锈病进行一次普防,同时兼治小麦白粉病,对发生严重田块7-10天后再防治一次。小麦条锈病可用氟环唑、粉锈宁、三唑酮等;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赤霉病预防,可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等,每亩用水量15-30公斤。提倡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人员聚集,实现农药减量,提高防治效果。
四、广泛宣传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各地各级植保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防治现场会、田间培训、明白纸、黑板报等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播媒体介绍科学的防治技术,推广安全的防治药剂,切实提高防治效率。
荆州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3月13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