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在我市将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流行(4-5级)。
据我站3月22日在荆州区水田稻桩上调查,小麦赤霉病子囊壳稻蔸带菌率为65%,菌源广泛存在。目前我市种植的小麦郑麦系列、鄂麦系列、西农系列、扶麦系列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一般。天气预报4月份我市气温偏高,降雨略偏少,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有利。
防治意见: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流行的程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我市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频率较高。因此,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上,务必切实抓好穗期施药防病保穗工作。各地要早组织、早动员、早部署,扎扎实实抓好小麦赤霉病施药预防工作。
1.及时清理三沟,降低田间湿度,做到雨住田干,减轻发病。
2.切实抓好穗期施药防病保穗工作。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施第一次药,隔7天后抢晴施第二次药。药剂可选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为主,如氟唑菌酰羟胺、氰烯菌酯、丙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井冈·戊唑醇、咪銅·氟环唑、井冈·叶菌唑等喷雾防治,可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后期叶部病害。
3.另外,对小麦穗期蚜虫百穗虫量达500头的田块,结合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可加入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附:水稻播种前种子处理意见
为了控制水稻病害的发生蔓延,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处理方法:一是晒种2-3天,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二是浸种,用500倍液强氯精浸种,常规种子浸10-12小时,杂交种子浸4-6小时,之后洗净催芽,减少和抑制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实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