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让土地“家底”更厚实——长春市黑土地保护述评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 2022-12-15 01:10:33

  当下,在沃野千里的长春大地上,广阔的玉米地、水稻田、大豆地已进入休耕期,农田里留下的厚厚一层秸秆,释放出保护耕地、惜土如金的信号。

  俗话说,“一两黑土二两油”,稀有且肥沃的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春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拥有黑土耕地面积2597.7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88%。得益于此,全市用全国近1.4%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8%的粮食,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连年高产丰产,是经年居安思危的结果。近年来,面对黑土地地力透支、土壤退化,长春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资金、技术、人才向黑土地聚集,各项政策密集出台,“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不断推进,构建了“建设—利用—保护”的大保护格局,破解了黑土地上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粮食增产的“两难”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长春市黑土地地力处于3~4等级动态波动之间,总体地力水平较高,容重、耕层厚度、pH值等关键理化指标均处在3级以上水平,全市耕地总体质量逐年提升。

  在市农业信息中心,一张耕地质量分析图清晰呈现我市耕地质量。在建成31个省级以上耕地质量监测点基础上,全市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新建耕地质量监测点279个、耕地质量评价点2784个,实现黑土地监测评价全覆盖。

  以点织网

  田间添“新绿” 黑土“净”起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今,随着黑土地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防控技术、航化植保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出现在我市的田间地头,化肥、农药用量不断降低。农民们一改传统,灵活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让黑土重新“净”了起来。

  任何一项重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要有农民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如何突破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瓶颈?探索保护模式,推进试点先行。长春市根据农业技术推广规律,建立多部门合力保护机制,组建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重点抓好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

  2015年至2017年,长春市在榆树、农安等地实施第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随后又在公主岭实施了保护利用试点。2021年,全市6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范围,41万亩黑土地计划实施项目任务,通过抓典型、树标杆、重示范,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

  为了让这片黑土地“绿下去”,长春市建立35个百亩以上化肥减量连片示范区,化肥减量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大有机培肥力度,实施粪肥还田沃土行动,推广膜覆盖发酵堆肥处理技术模式,并采取以旧换新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

  用养结合

  秸秆做“棉被” 黑土“肥”起来

  “只种地、不养地”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处理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既需要政策拉动、科技支撑,也需要种粮大户带动。

  用秸秆给土壤做“棉被”,黑土更“有劲儿”。作为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春市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全市首选和主推的农业生产重大新技术,其具有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优势。今年,长春市有1090万亩黑土地实施了保护性耕作,连续两年保护性耕作面积保持在千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面积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十余年来的强力推进,黑土耕层又“肥”了起来。

  农民是黑土地保护的主体,让保护者不吃亏、种粮者能增收,才能调动农民用地养地的积极性。从2011年开始,长春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机具累加补贴、示范区(点)建设及远程电子监测终端设备补贴等。在保护性耕作农机购置、服务组织、规模化经营等一系列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榆树、农安、公主岭等地跨进全省保护性耕作整县推进行列,推广面积超过适宜耕地的70%。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过程,正是长春市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的缩影。立足黑土区域分布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长春市探索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提质增肥、改良培肥、增碳提质、‘林田水’综合修复”的保护新样板,赋予黑土地持久的“续航”能力。

  农田提升

  亮出高“颜值” 黑土“厚”起来

  打赢黑土地“保卫战”,既需要耕作方式的改进,更需要农田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优先在黑土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长春市昔日不规则的“烧饼田”,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让黑土“厚”起来。根据黑土地分布现状,长春市持续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田间灌排、田间道路等建设工程,并通过农田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作层构建、盐碱耕地内涝治理,有效遏制土壤退化,解锁黑土地的丰产“密码”。

  如今,长春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面积即将迈入千万亩大关,今年新争取资金20.16亿元,计划建设项目132.1万亩,同比增加11%。这一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黑土地保护带来新变革。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长春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组织各县(市)区创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共计获批12.5万亩;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开展“深翻+增施有机肥”保护措施83万亩;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盐碱地改良……一连串示范区的创建及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让黑土地重新焕发“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生机。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htdbh/202212/t20221211_86466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2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联系QQ:473360892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