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去道埂,将增田4.5万亩
立夏时节,肥城大汶河畔的汶阳田,绿油油的小麦成方连片。肥城市瑞勇家庭农场负责人郭瑞勇,走进设备间,启动智能水肥一体机,400多亩小麦开始享受自动喷灌的滋润。
“以前浇地采用的是大水漫灌,必须要田垄。2017年,我们开始探索水肥一体化。”郭瑞勇说,最早采用的是立杆式喷灌系统,覆盖300余亩土地;2021年,又花费近50万元,购置了整套的微喷带喷灌系统。
“微喷带南北长100米,东西每隔2米就有一条,喷水高度在1.5米左右。一体机可以加肥料,水肥一次性操作,覆盖性好。”郭瑞勇说,“有了微喷带,就不用地垄了。只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干湿程度和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把控灌溉时间、水肥用量以及灌溉频次,24小时随时可操作。”
田垄作为传统种植模式的技术手段,主要作用是田地分界、引水浇地。按照传统的耕作方法,田垄要占去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田灌溉设施提升,田垄的作用弱化,减垄或去垄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近年来,肥城积极推广实施“减垄增地”模式,在深入调研、精准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肥城市推行“减垄增地”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示范推广,在全省率先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管理科科长王梅说,2021年6月20日,肥城市邀请有关专家在安驾庄镇北石沟村,对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模式与传统有垄种植模式进行实打测产。结果显示,“减垄增地”种植模式示范田内,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无垄种植的土地,“济麦22”的亩产为671.79公斤;采用传统有垄种植模式,“济麦22”的亩产为620.17公斤。示范田与对照田相比,有效种植面积增加11.1%,平均亩增产51.62公斤,增产8.3%。而且每亩小麦平均节水50%以上、减少人工70%左右,节肥20斤左右,按2021年小麦平均收购价格1.25元算,每亩节本增效160元以上。
“以前自己种地,想不到能实现‘减垄增地’,看今年小麦的长势,很有希望达到1300斤上下。”肥城市地龙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加云说。
“‘减垄增地’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安驾庄镇蔡家颜子村、安庄村、护驾院村、东赵村等,打造了2400亩的核心示范区,会采取多种方式生产,让种植户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模式。”王梅说,各地区在推广“减垄增地”模式时,既要从地块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作出合理选择。
“不需要麦垄”看似是去掉了田间的一道凸埂而已,实际上需要高科技作业才能实现。“减垄增地”种植模式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建设微喷带、立杆式喷灌、地埋式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投资回报率低、回本周期长。因此,必须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成方连片”规模化经营。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敏说,为解决群众前期投入大的困难,肥城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资金,针对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根据购置微喷带、立杆式喷灌、地埋式喷灌等高效灌溉设备的资金投入,每亩补贴不超过平均投资额的50%,最高补贴200元。同时,与省农担公司联合推出喷灌节水设备购置惠农贷产品,在实施主体承担不低于投资30%的基础上,提供10万—300万元贷款,享受政府惠农贷补贴。
“今年肥城市‘减垄增地’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一年种两季粮,预计可增产860万斤粮。”刘敏说,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据初步测算,“减垄增地”全面施行后,全市45万亩粮田可增加小麦有效种植面积4.5万亩,增产9000万斤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大众日报记者王洪涛曹儒峰通讯员纪宗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