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眉山乡聚焦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大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山区乡镇振兴之路。先后荣获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征兵先进单位、2019年度省级‘侨胞之家、2020年度全省‘三百四有’创建活动达标基层妇联组织等荣誉。
一、聚焦产业振兴,牵牢乡村振兴“牛鼻子”。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投资1633万元,推进1.0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泉州市级农产品初加工中心项目1个,实施南安市级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项目4个、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2个。成立南安市眉山乡农特产品产销协会,引导服务会员单位60多个,做大做强眉山农业品牌。二是培育特色产业。新增家庭农场12家,培育壮大2家生态茶园,建设观山村中草药基地、高田村水果玉米、火参果等特色产业基地,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激活农村活力,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三是繁荣文旅经济。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连续三年举办“5·19”旅游日品牌活动,培育眉山“茶油鸡”美食文化。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农业+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格局,累计完成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6000万元。
二、聚焦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一是深化校地共建。深化与黎明职业大学合作共建,挂牌3个实践基地,黎大土建学院160余名师生到观山村进行艺术实训,带动村集体收益8万多元。二是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工匠、茶油鸡厨艺等各类业务培训,推动劳动力精准有效匹配供给。探索成立眉山温馨家政服务中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流转增收。三是促进乡贤回归。发挥眉山商会、侨联纽带作用,推动乡贤资金、人才、税收和企业回归,新注册企业8家,引进飞地规上工业企业1家,签约招商项目4个,计划投资额3.6亿元。
三、聚焦文化振兴,做实乡村振兴“暖心事”。一是提升文化效能。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2个,成立志愿服务队25支、注册志愿者达500多人,形成乡村群众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丰富乡村生活。精心打造党史文艺精品《寻找刘胡兰》,播放点击率突破30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突出阵地建设,“清新眉山”公众号共发布信息720篇,总阅读量达40万人次。三是深挖古村内涵。投入1000多万元,保护与修缮红色革命老区,传统古厝、番厝,深挖村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爱国精神、先贤精神,华侨精神。
四、聚焦生态振兴,画好乡村振兴“新蓝图”。一是念好“山字经”。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建立一支网格化管理巡山护林队伍,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开发生态茶山1000亩,年产毛茶3万斤,茶山变“金山”。二是做活“林文章”。实施植绿工程,种植各类树苗花卉700余亩,完成造林更新333亩、森林抚育1000亩、封山育林1009亩,形成以防护林为主体、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为网络、乡村绿化为节点的生态防护体系。三是扮靓“新容颜”。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整治鸡鸭猪圈100余座,切实巩固人居环境成果。
五、聚焦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一是夯实基层组织。建强南安首家乡镇级党校,培训党员200名,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优化15分钟便民服务圈。二是强化网格治理。开展网格化实景运用项目演练11场次,录入基本信息2.5万人、定位管理楼栋6156栋、上报事件3500余件。成功侦破社会治安案件9起,破案率达100%,劝返涉诈人员5人,化解信访钉子案1件。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三资整治工作,通过校地共建、光伏、旧校舍盘活出租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全乡13个村集体收入均达10万元,其中11个村达20万元以上。
附件下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大学生村官时报网 dxscgs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